近期,正值博士論文答辯季,有關博士論文的盲審問題又一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若仔細分析便不難看出,該話題的爭議點主要在于評審標準不統(tǒng)一,即不同專家的評審標準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評審結果的客觀性和一致性受到影響。
具體而言,有些專家可能過于嚴苛或寬松,從而影響評審的公正性,更有甚者,往往會出現一票否決的現象,即個別專家的極端評價可能導致其他專家的綜合意見被忽視、論文直接被否決的現象發(fā)生。這種情況可能影響學生的學術發(fā)展,并對其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當下博士論文盲審中出現的一票否決的極端問題呢?
最為嚴格的博士論文盲審制度
我國博士論文的盲審制度盡管因其嚴格性和復雜性而引發(fā)一些爭議,但其背后的初衷是為了確保學術研究的質量和公正性,即通過多層次、多環(huán)節(jié)的評審機制,盡可能避免學術不端行為發(fā)生,提升論文的學術價值和創(chuàng)新性。
然而,這種嚴格的盲審制度也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如評審周期長、學生壓力大、評審標準不統(tǒng)一等問題。
在我國,一篇博士論文除了要經過開題報告、預答辯和答辯這3個正常的程序外,還要經過兩次校外盲審。所謂校外盲審,指邀請本校之外的專家在不知博士論文作者以及導師的情況下,對論文進行學術評價。
第一次是在博士論文答辯之前,一般由所在學校邀請校外專家進行盲審。過去,這一程序大都由學校負責遞送至校外相關專家,現在則主要上傳至教育部的論文評審平臺,再由該平臺選擇相應的專家對論文進行盲審。
第二次則是在答辯之后的1~3年內,由教育部相關部門對博士論文進行抽查。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被抽查到,但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一旦被抽到并查出問題,后果極其嚴重,不僅作者本人會受到影響,導師以及學校也會受到重大影響。因此,無人敢對此掉以輕心。
答辯委員會的職責何在
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是——近年來,我國高校的博士論文校外盲審不但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評審結果的重要性遠遠高于論文預答辯委員會,乃至答辯委員會的最終決定。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雖然預答辯委員會已經認定了博士論文可以進行答辯,但還要等待校外專家的盲審結果。如果盲審結果通過,方可進入答辯環(huán)節(jié),否則便不能進入答辯環(huán)節(jié)。
第二,雖然答辯委員會已經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但若論文被抽查,且專家給出否定性結論,最壞的結果是博士學位被撤銷,導師與學校都會受到影響。
當然,上述兩種情況出現后,相關方會有相應的補救措施——要么推遲時間進行答辯(比如推遲3個月,但這個時間不同高校會有所不同);要么進行申訴,找到其他專家再評審,從而改變盲審結果,再進入答辯程序。
事實上看,當下這種過分強調博士論文盲審結果的情況,導致了兩方面的嚴重后果。
一方面,從博士候選人角度來說,只要自己的論文通過了盲審,便似乎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地進入到答辯階段。在準備答辯,乃至正式答辯的過程中,候選人不再聽取導師以及答辯委員會的意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在現實中,這種現象并不少見。
另一方面,既然論文的盲審都通過了,那么無論是預答辯委員會還是答辯委員會的成員以及導師,似乎都可以不再為已經通過或即將通過的博士論文保證質量和承擔責任了。在現實中,我見到不少這樣的現象,有些答辯委員會委員眼見博士論文有問題,但看到盲審意見已經通過,也就不再多說。
在現在越來越多的答辯中,你會聽到更多導師、委員會委員都在不停地說“擔心盲審,特別是最后的抽查盲審的結果”這樣的話,而非直言不諱地指出博士論文中的問題,并要求加以修改并完善。
太過苛刻導致的極端現象
大部分人都會承認,在保證博士論文的質量方面,我國的校外盲審制度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現在爭議的焦點在于——校外盲審的結果正在走向極端,并引發(fā)了一些問題。
所謂極端現象,是指一位評審專家對博士論文的負面或否定意見,正在起到一票否決的作用。一般而言,博士論文答辯前的盲審專家一般有5位,若其中1位專家對論文持否定性評價,那么即便是其他4位專家都給出了很好的評價結果,依然無濟于事,這唯一的負面或否定性評價結果會導致一票否決、其他4位專家的評價結果被否定、預答辯委員會的決定被推翻,使一篇博士論文被判“死緩”。而在博士論文已經答辯完成之后的1~3年間的抽查中,這種一票否決的決定性作用可能更大,很有可能判博士論文“死刑”。
必須指出,這種極端傾向正在博士論文的校外盲審中蔓延,值得引起我們極大關注并提出制衡的辦法。
一分為二地看,在博士論文的評審中,負面乃至否定的專家評審結果當然更應得到重視,無論是導師還是博士候選人,都應實事求是地認真對待。若所指為事實,自然應接受并認真修改;但若認為確系有意的惡評,那么再將其拔高到否定一切的地步則不僅不適當,也是不對的。雖然4位專家的認可與稱贊并不代表持否定意見的專家所說不完全正確,但從邏輯上,4位專家的意見更應該得到尊重。
去掉一個最低分:消除盲審中的極端現象
我個人以為,要想消除當下博士論文盲審中一票否決的極端現象,除了前文提到的找專家重新評審等補救措施外,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采用一般競賽中的“去掉一個最高分與去掉一個最低分”的做法。這樣,自然而然就消除了上述一票否決的極端現象的出現。
我們知道,預答辯委員會與答辯委員會既可以是同一批專家,也可以不是。我們暫且把他們視為同一批,那么,按照常規(guī)至少要5人,若再加上完全不是一批人的5位盲審專家,這就是10位專家在評審一篇博士論文。如果預答辯與答辯委員會不是同一批人,這個名單人數還要翻倍。這一數字已經遠遠多于美國高校的常規(guī)論文委員會3~5位的人數了。即便是在歐洲,受邀校外專家的數量一般也不過兩位,加上論文委員會3人,也不過5位。
因此,按照我的提議,在5位盲審專家中,即便“去掉一個最高分與去掉一個最低分”,仍有3位專家的評審意見,加上答辯委員會的至少5位專家,也有8位專家。就此而言,在一篇博士論文的審查中,我國的專家評審人數還是遠超世界其他國家的。
我以為,在消除博士論文盲審中的一票否決現象時,采用去掉一個最低分的做法確實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它可以避免個別專家評分過高或過低對最終結果的極端影響,從而提高評審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這一方法可以在不顯著增加工作量的情況下,提升評審過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考慮到我國博士論文評審中的專家人數已經遠超其他國家,即使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剩余的專家意見仍然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這種調整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我國博士論文評審制度,保障學術評價的公平性和準確性,增強評審體系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對提高博士論文質量具有積極意義,也可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高。
應該說,為了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我們可以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優(yōu)化盲審流程、統(tǒng)一評審標準、縮短評審時間,同時提高信息透明度,讓學生和導師在盲審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指導和反饋。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我國博士論文盲審制度不僅可以繼續(xù)保持其嚴謹性和權威性,還能更加高效和人性化,從而真正達到促進學術進步和培養(yǎng)高水平研究人才的目的。
總之,盲審制度的完善需要在嚴格與效率、公正與人性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確保我國學術評價體系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