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國內求職的博士而言,985高??梢哉f是天花板中的天花板,是最有“飛升”機會的大好平臺。很多學者也好奇985高校求職的具體過程和真實的工作體驗,今天,我們來看看985青椒的體驗心聲。
要評職稱,每周至少四學時
分享者:小紅書用戶@鋼筆大舊舊
個人情況:某985高校,工科,無博后經歷,教學科研崗,非升即走,暫時沒有安排好辦公室,居家辦公為主。
總結:累并自由。
主要任務:備課,講課,科研,指導學生。
| 入職半個月
最近正好趕上申請國自然基金,一輪一輪的形式審查,從寒假在家就開始寫本子,由于第一次寫沒有經驗,也是第一次寫中文的本子,一直改來改去。
開學第一天晚上就有課,一周只上一次課,備課也是要花費時間精力的,不過應該沒有比我上課更少的教學科研崗老師了吧。
由于剛開學,也算是剛入職,學院和實驗室大大小小的會也要參加,一次會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就過去了。
基金沖刺階段又下達了指導學生做項目的任務,一共兩組學生,八個人,也不輕松。
最后通宵了一次,在學校deadline之前兩天提交了本子,不想改了,并且決定再也不打開文件看了。第二天工作時間出去吃了個飯看了個電影,看著電影睡著了。
本來打算周末回家呆兩天,好好休息一下,結果剛到家就接到通知周一出差,于是今天趕緊返回學校,時間全都浪費在了路上。在家也沒早睡,指導的學生項目出了點問題,幫著查了一下文獻,突然找到了一個可以做的點,然后就熬到一點多。
發(fā)了工資,工資屬于說出來大家不信的那種,新人新辦法,今年沒有績效,明年有沒有我還沒搞清楚。
明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要起床出差,下午趕回來上課。
總結:時間相對來說還是自由的,只要不上課不開會,學生不找你就可以白天睡覺晚上干活,工作就在那里,啥時候干隨你。財務是不可能自由的,老教授有的會有錢,但也有很多沒啥錢,時代不同,資歷也不同,青年教師和老教授無可比性。工作環(huán)境還挺好的,學院的行政老師偏年輕,都很好。學生挺可愛的,年輕真好。
剛把基金本子交上去就想著要趕緊科研,搞論文,最近有個還不錯的會議,但是感覺趕論文時間來不及了,怕繼續(xù)熬夜猝死,遺憾的放棄了。青椒工作真的比讀博累,之前聽師兄們說,自己終于體會到了。所以說做博后攢成果真的比青椒來的快。
| 入職一個月
出差的路上跟學院資深教授聊天,我說工作之后比上學的時候累多了,他說你這才哪到哪,等你工作幾年,承擔的事情越來越多,會越來越累。
基金本子交上去之后就沒有那么忙了,其他事情沒有deadline,于是自由了很多。但是自由并不代表閑,各種事情要做,沒閑著,自己規(guī)劃好時間,也不算特別累,我習慣了熬夜,晚上可能一點半睡覺,第二天八點半才起床。
我這學期雖然只有一門課,每周兩學時,但是下學期至少要上兩門課,每周至少四學時,否則達不到評職稱的要求。正好碰到學院修改教學大綱,為了避免以后上自己非常不熟悉的課,我果斷選擇自己負責兩門課程,新開一門數學課,數學分析,數理邏輯,這課想學好不容易,講起來也難,另外一門又是現(xiàn)在計算機專業(yè)大火的課,以后備課挺麻煩的。
之前有人看到我描寫的狀態(tài)就不想去高校了,這個完全沒必要,那半個月是高校教師最忙的時候,肯定不是天天都這種狀態(tài)。比如,昨天晚上我就第一次去附近的大商場吃了頓火鍋。
下面說一下高校工作的好處。1. 相對自由,絕對自由是不可能的。2. 做科研有成就感。3. 有些高校有不錯的附屬學校,比如我現(xiàn)在工作的學校,附屬幼兒園到高中全都配套,而且質量挺不錯的,不用考慮學區(qū)房的問題。4. 學生都是年輕人,在一起有活力。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不同老師的任務和壓力都是不一樣的,希望給想要去雙一流大學當老師的小伙伴一個參考。
青基是頭等大事
分享者:小紅書用戶@茜弱茜子
個人情況:一線城市985,教研崗副教授,研究方向是計算機網絡cs.NI;
入職兩個月,做個簡單的復盤。似乎做了挺多事,但又似乎一個完整的任務也沒完成……
| 青年基金撰稿
這算是入職后應該提上日程的頭等大事,可發(fā)現(xiàn)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十二月中旬準備過兩周,梳理和敲定了研究點,可提筆就有種寫不下去的感覺,也許太執(zhí)著于所謂“高大上”的話術,而忽略了先搭建內容之間邏輯的重要性。接下來一兩周需要奮筆疾書了,無論好與壞先給個初稿……
| 論文撰寫
論文1基本成稿,在原有完成度50%的基礎上完成了剩余的40%。
論文2完成模型的證明部分。
論文3的第二輪大修完全打亂了我過年寫基金的計劃。奈何這臨門一腳的修改再難也得按意見增加內容,完成度90%。
| 雜七雜八的工作
審了7篇論文。其實這幾年陸陸續(xù)續(xù)審了有六十來篇論文了,現(xiàn)在已經只接領域內IEEE trans等一些頂刊或者特別感興趣研究內容的手稿,但仍然對于如何成為學術編輯感到迷茫……
指導學生。兩名本科生畢設、一名碩士生和一名博士生。博后期間帶學生給課題的時候試錯了一些方法,現(xiàn)在基本按照自己當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點、按學生類型進行分解布置,更有助于自己的指導,并形成學生/自己研究鏈的緊耦合和正反饋。
參加了一些比如研究生答辯的學院事務性工作,目前看來不算多,但不好說還得觀望觀望……